第一、推薦的期刊一定要正規
既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可查,并且在維普、知網、萬方等這幾個數據庫近期更新正常,同時注意慎發電子刊、報刊,除非你學;騿挝幻魑囊幎ㄕJ可這兩類刊物。
第二、關于核心和學報
核心,不管你是自投還是找人發表,從投稿到出刊都要至少一年左右,而且除非自己投稿,否則費用不可能低,如果有人告訴你幾千就能發表,兩三個月就能出刊拿書的,都是騙子!
湖南職稱評審服務中心也建議大家,如果研究生畢業、評職稱等一定要核心期刊,那么至少提前一年準備!
第三、如果是第一次找渠道發表,那么不管安排什么期刊,都建議你找那種可以查稿的渠道
因為有些核心確實不能查稿,從而給了騙子可乘之機,所以如果你找的是不能查稿的渠道,那就沒法判斷自己的文章是否真的已被錄用,如果這些被騙,豈不是太坑了
第四、費用方面
普刊,知網收錄的大部分在2Q到4Q之間(便宜點或者貴點的都有,尤其知網收錄的教育類、醫學類期刊),非知網收錄的期刊大部分在2Q上下,明顯低于這個費用,特別是現在告訴你一篇文章千元以內還能發表的,不是騙子就是刊物有問題,比如中國期刊網收錄的期刊很便宜,刊期也早,但都是假刊套刊,發了也用不上。
第五、通過率問題
現在期刊收稿要求越來越嚴格,所有文章在出錄用之前,沒有任何人敢打包票說一定能通過,即便是龍源收錄的期刊,也有些主題的文章(比如:zj,gat,zz)是絕對不會收的,所以如果遇到說能保證100%通過的,一定要當心;
最后,多幾句嘴,其實對方到底靠不靠譜,從很多細節都能看出來,比如說:p子無論如何都會爭取讓你交錢,所以不管你提怎樣離譜的要求,基本最后都會同意。
而真正靠譜的學術公司,會先問清楚你的要求,能發就發,發不了就如實說,不會為了成交就坑你。
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審不同于初級、中級工程師職稱評審,相比之下要更加難。評職稱越來越難,評審流程更加公開化,線上線下結合申報,逐步完善查詢驗證服務,更加有針對性和科學性。
部分領域將會采用考評結合,現場答辯等形式,評職稱要趁早。
現在數據庫大規模整改,正規期刊審稿嚴格,現在的期刊版面供不應求,而且另一方面期刊質量和版面數量都受到嚴格控制,期刊價位出現大幅增長,而發表論文的人群只增不減,有發表需求一定要提前準備,防止排稿情況出現。
尤其評職稱來說確認要發表的期刊要求尤為重要,不是論文發出去即可。例如文件要求發核心期刊,你發了普通期刊,要求國家級你發的是省級,要